分享: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的最新数据,中国人均蛋白质摄入量现在超过了美国人,且其中大部分是植物蛋白。这是我们中国在国民膳食营养的发展上,相当具有里程碑的一步。

Plant based proteins boost muscle mass in elderly Chinese population 300x169 中国人现在人均蛋白质摄入量赶超美国,而且大部分是植物蛋白!

据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为 124.61 克,超过美国人的每日 124.33 克。这是根据粮农组织的食物平衡表得出的,该表根据生产量和进口量来衡量国家蛋白质供应量,估算出有多少可能可供消费。

好事情是,中国人增加了植物蛋白的摄入量,而政府也在鼓励植物性消费和替代蛋白质的研发和生产。

20220906201440 plantbased meat in china g 300x224 中国人现在人均蛋白质摄入量赶超美国,而且大部分是植物蛋白!

 

植物性食品主导中国蛋白质供应

在美国,2021 年 69% 的蛋白质供应来自动物来源,例如肉类、鱼类、蛋类和奶制品。但中国的动物蛋白供应量约为美国的一半,而植物性食品则占主导地位。

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和种子,以及小麦、燕麦、大米、大麦、玉米及其制品,占中国蛋白质的60.5%。2010年至2021年间,中国的人均蛋白消费量增加了15.81克,其中约三分之二是植物来源。相比之下,美国相应的5.31克增量几乎全部来自动物产品。

粮农组织的食物平衡表显示,中国十大蛋白质供应食物分别是小麦和大米及其制品,其次是蔬菜、猪肉、家禽、鸡蛋、淡水鱼、大豆、花生和牛奶(不包括黄油)。

总体而言,冰岛的人均蛋白质供应量为145.62克,居世界首位,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人均蛋白质供应量最低,为28.59克。日本人均每日蛋白质消费量达到 91.99 克,韩国达到 108.31 克,阿联酋达到 113.63 克,澳大利亚达到 119.55 克。

报告还强调了印度的蛋白质缺乏问题——印度去年超过中国成为人口最多的国家——2021 年人均蛋白质供应量却仅为 70.52 克。与此同时,在其他五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印度尼西亚达到 79.75 克,巴基斯坦达到 70.77 克,尼日利亚达到 59.08 克。

 

消费者为健康而接受植物性饮食

根据粮农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尽管中国的大部分蛋白质来自植物,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消费国,占 2023 年全球摄入量的 28%(几乎是第二名美国的两倍,这是由于人口基数大的原因)。到本世纪末,中国的肉类消费量预测可能比 2010 年的水平增长 21%。

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但尽管美国在未来十年的全球肉类摄入量份额将增加,但中国的比例却将下降。这要归功于消费者对肉类生产影响的认知的不断提高——1 公斤大豆提供的蛋白质比同等数量的牛肉多 56%,产生的排放量还减少 48%。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中国消费者了解到植物性饮食的好处时,98% 的人表示他们会吃更多这些食物。这是由该国庞大的弹性素食人口推动的,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另一项研究显示,“更健康”和“更安全”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植物性食品的两大主要原因,比例超过8成。这显示出中国消费者十分认可植物性食品在营养和健康方面的作用。且中国消费者对植物性食品表现出超高的认知度:有接近9成的受访者认为植物性食品比传统动物来源的食品更健康和可持续,并且计划在未来一年的日常饮食中,提高植物性食品的摄入比例。

中国政府也一直在鼓励人们少吃动物产品,多吃植物蛋白,并建议每餐都吃蔬菜,每天吃大豆和谷物产品。2016年,中国政府推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概述了公共卫生应成为未来所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与此同时,2021年12月29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备受关注的《“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作为未来发展、创新和国家经济实力的蓝图,该计划首次谈到“细胞培养肉类”和“未来食品制造”,并将该类别列为国家下一个五年积极参与的领域。

2022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五中全会期间的讲话为多样化蛋白质来源及新蛋白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总书记提到:“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