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宰场是否会成为历史?
细胞肉是否具有长期商业可行性,能否在中短期内降低成本,实现产业化?
Big Idea Ventures 致力于扶持以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和碳排放问题为己任的食品科技行业创业者。对于细胞基技术,我们诚实地直面行业目前的挑战,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本文围绕这一主题摘录了细胞基主题正反双方主要观点,并邀请到了国内新蛋白行业观察者和投资者武伟老师精彩点评。

反方:细胞培养肉并非肉类的未来

细胞肉更高效
来源:iStock
01 产量低:不足传统畜牧业的0.02%

来源:Getty Images
02 成本高:百元“细胞肉”鸡块谁来买账
03 胎牛血清用于细胞肉培养:是否真环保?
目前,无血清培养基的制造昂贵且充满挑战性。根据独立研究咨询公司 CE Delft 的估计,使用无血清培养基会使细胞肉的成本超过每公斤20,000美元,我们无法断言这一成本是否会在五至十年内降低。
正方: 细胞肉不是传统肉类的低成本替代品
回应前文对细胞肉市场的隐忧,并重新定义细胞肉产业的未来走向,以下几个观点值得讨论:
01 传统肉不会保持低价

来源:The Counter
02 人造肉不是 “复制品”
03 对新技术的长期预测往往有误

来源:Vow
04 前瞻

来源:MunroLiv
评: 专家点评:有可能实现产业化
01 对正反方观点的看法
同时,正方认为在各个领域,对新技术的预测都极具挑战。技术的创新路径确实是非常诡异的,一个新的革命性技术会终接旧技术甚至旧产业。在很多领域有很多的例子,通过技术创新,直接大幅降低了成本,最终实现了产业化。
02 对前文提出的三个问题的看法
现在很多机构对细胞肉行业都做了预测,大致的观点是到2030年,细胞肉作为传统动物肉的补充,会占肉制品市场的10%。短期来看,细胞肉还只是作为一种补充,长期会不会完成取代,只能说有可能,至于有多大可能,真的很难判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现在对细胞肉行业的认知积累还不够,还不足以让我作出这个判断。二是细胞肉行业现在其实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行业内很多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做出了很多细胞肉产品,但作为判断的依据,可能并不足够丰富。不过,随着细胞肉行业的逐步发展,可帮助判断的依据更加丰富,大家对细胞肉行业认知也会更加深刻。再过几年来看,可能会看得更清楚一些。比如,在很早期判断燃油车会不会成为历史,完全由电动车取代,在早期时间节点是比较难判断的,但是从现在的时间节点来看,大家应该比较容易判断了。
此外,近两年细胞肉行业发展非常快速,很多公司通过各种技术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从第一块细胞肉研发出来到最终长期商业化并实现产业化这个过程来看,目前细胞肉的成本已经比之前降低了很多倍,并且还在继续降低,但目前细胞肉的成本还是比传统肉制品高很多。行业内很多公司仍在加大对技术研发投入,来实现细胞肉产业化。相信通过技术的创新细胞肉的是有可能实现产业化的,至于可能性有多大,还需要加强对细胞肉行业认知来进一步判断。
结语
来源: The Counter, Medium
转载自:BIV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