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日,黑龙江出台《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措施中提到,实施龙江科技英才春雁支持计划,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重点打造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可谓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粮食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隋晓楠这样评价这些“硬核”举措,并表示打算申请“科技英才春雁支持计划”。

%name 隋晓楠:在龙江这片沃土 把中国大豆研究透
隋晓楠和学生们在一起探讨学术论文。

35岁、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大豆领域的青年专家,在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总引用2400余次,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获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人社部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黑龙江省青年龙江学者等荣誉称号……2015年毕业回到母校东北农业大学任教至今,一直从事大豆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不断在探究食品加工中蛋白质分子变构、组装、重排基本科学规律,为提高蛋白质加工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留在龙江母校深耕大豆结构

在20平方米的实验室,东北网记者见到了隋晓楠,他正与学生探讨论文,很难想象这么多的科研成果、荣誉多出自于此。当问及产出这么多高水平的论文“秘籍”,他说:“可能是我做研究比较专一,从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开始,一直从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方向的研究工作。事实证明,这么多年,我的坚持和努力也是对的。”隋晓楠在他的研究生导师食品学院江连洲教授所在的团队,全国植物蛋白研究的最高平台,解决了大豆蛋白组分分离、大豆蛋白功能基团的修饰与加工、高湿挤压大豆蛋白植物肉等7项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当时,国大博士毕业,面对种种选择,放弃了国外、国内很多机会,通过东北农业大学人才引进政策回到母校食品学院江连洲教授研发项目团队,现在想来,也是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隋晓楠说。他和同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毕业的妻子张妍回到了东北农业大学任教,“我们俩从事的研究都是食品方向,下班回家没事还能一起探讨探讨学术。”

 

学术成果上“书架”

基础科学的研究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我们主要是研究蛋白多尺度的构型这一基础研究,比如高强度大豆蛋白水凝胶、高强度大豆蛋白支架,可以作为细胞肉、细胞的支架,蛋白含量高达98%,目前可查阅到的文献,支架多为淀粉基支架,用大豆蛋白基支架作为营养物质的载体,吸附能力可以达到20倍以上。”这项科研成果有很大的科研难度,隋晓楠谦虚的说,不敢说是突破性的,只能说创新性很强。

最近,他和学生的研究论文发表在《Biomaterials》期刊,可以说是学术界的“顶尖期刊”之一。“我们觉得离发表更高水平文章的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做学术和开车一样,是一个知识熟能生巧的过程,需要看大量的文章、做大量的实验,有的实验我们做了两年只能发一篇文章,大豆蛋白质多尺度结构这个研究从回国一直在做。”隋晓楠说。“我们把最新的科研、理论成果在期刊上发表,文章会被更多人看到、引用,有外国的学者、公司会给我们发邮箱询问技术细节,这体现了我们中国的科研实力,在这个领域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近年来,隋晓楠教授还有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做学术报告上,受邀到国内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分享学术成果,推动食品行业前沿科学发展。同时,通过学术报告也吸引了更多优秀的外省、外校研究生来到农大、来到黑龙江。目前,隋晓楠已培养了60余名硕士生、博士生,不断壮大了科研队伍。

 

科研硕果上“货架”

隋晓楠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团队研究的“大豆蛋白基植物肉”有望在下半年实现产业化。“我们研究的植物蛋白肉,与传统的素斋不同,蛋白含量在80%以上,这也是江连洲教授2020年度黑龙江省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成果。”团队率先首次提出植物蛋白质柔性化加工理论概念,为实现大豆蛋白质绿色加工和高植化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隋晓楠说:“大豆起源于中国,而现在中国、乃至世界对大豆分子结构的研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大豆的特性,包括分子结构、加工特性、营养特性等应该被中国人自己掌握。我们中国研究大豆的学者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就是要研究透大豆蛋白的分子结构,不断推进大豆的产业化应用,实实在在地把文章写在中国的土地上。”

分享: